详细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详细资料

关于加强留守儿童等青少年弱势群体关爱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来源: 枣庄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时间:2017-10-23


为摸清我市对留守儿童等青少年弱势群体关爱保护情况,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联合各区(市)关工委,于今年五、六月份对全市范围内的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五失”(即: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以下简称“五失”)青少年等青少年弱势群体关爱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形成了本报告。

一、全市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枣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弱势青少年的关爱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外出务工家庭中无人照管的儿童人数在不断增多,许多残疾儿童得不到社会救助,“五失”青少年在入学、就业、监管等方面的矛盾依旧凸显。具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分布广泛,人数众多。据各级关工委统计,全市各类弱势青少年总人数约为5.6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最为严重,达3.4万人,占弱势青少年群体总数的60%;残疾儿童600余人;“五失”青少年2300余人。二是生活少人照料,缺乏关爱。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留守儿童中16岁以下独居者约400人,占总数的0.01%;“五失”青少年中,“失亲”人数为1600余人,其中,孤儿200余人。由于失去亲人,这些孩子缺少同龄人应有的生活上的照应,课业上的辅导,亲情上的温暖,安全上的保障,导致成绩落后,生活被动等一系列的问题。三是经济问题突出,生活贫困。据枣庄市扶贫办统计,目前全市共有贫困在校生5953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8.3%。由于生活比较艰辛,部分孩子身体发育不良,智力成长也严重滞后。四是心理障碍凸显。有的孩子因缺乏关爱,不愿与外人接触或接触太少,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有的因疾病缠身,情绪消极,性格孤僻;有的因生活压力大,心理偏激,思想扭曲,更容易遭受伤害或侵害他人。

二、各级关工委为关爱保护青少年弱势群体做了大量工作

(一)志愿结对,牵手交心,实现“定点关爱”。长期以来,开展“大手牵小手”、“一对一”、“多对一”、“牵手关爱行动”等活动,组织志愿者与家庭生活困难的小朋友结对帮扶,通过一系列的物质援助和情感关怀,帮助有困难的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如薛城区开展了200余名退休教师与200名“五失”青少年“手拉手、交朋友”活动。如峄城区制定了《关于在全区教育干部教师中开展结对帮扶贫困留守儿童活动的实施方案》,全区860名教师参加活动,受助留守儿童600多人,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元,走访留守儿童家庭4000多人次。

  (二)排忧解难,办好实事,实现“生活关爱”。坚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上,关注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办他们所需,诚心诚意办实事,竭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比如,峄城区在全区中小学广泛搭建爱心超市、爱心餐桌、爱心衣橱、爱心电话“四个爱心平台”,共有3000余名留守儿童受助。山亭区、薛城区充分利用“四点半学校”,共组织动员近300名“五老”和志愿者参与管理、服务,为100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了学习、交流、娱乐的场所。

  (三)情感呵护,沟通疏导,实现“心灵关爱”。不少基层关工委组织积极发挥退休老教师等“五老”的优势,开设并完善了“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等,发动志愿者对青少年弱势群体情感心理上的问题答疑解惑,用真心呵护,用真情沟通,帮助他们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建立阳光乐观的心态,树立并坚定人生梦想。峄城区在全区各学校建立“亲情聊吧”,投入50余万元资金,为全区所有中小学建设了高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台儿庄区祥瑞珠宝老板霍志芳个人出资捐建了运河街道张庄小学留守儿童活动站,为留守儿童课余活动提供场所。

(四)普法宣讲,纠偏帮教,实现“法治关爱”。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为契机,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宣讲团的作用和优势,广泛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近几年来,我市共成立各级法制宣讲团71个,宣讲团成员882人,参与宣讲“五老”人员达440人,先后开展辅导报告170场次,举办各类展览290余场次,发放普法资料25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30万余人次。针对失足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各级关工委对他们做到生活上关心,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市中区成立了“曙光帮教志愿者协会”,走访120户,使127名特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滕州市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以社区、村居道德大讲堂为基础,为失管、失足青少年认真开展法治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道德规范,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

  (五)扶危济困,突出重点,实现“精准关爱”。许多区(市)依托卫生部门等其他社会资源组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如,市中区残联、关工委分别与孟庄卫生院、市立二院等单位合作,先后投资20余万元购买康复器材,目前已救助各类残疾儿童近420余人,中心已成功实施神经手术16例,矫形手术24例,日间训练脑瘫残疾儿童50余名。滕州市先后聘请了60多名“五老”担任残疾学校校外辅导员,经常到校帮助残疾学生学知识、学技能、学本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共安置残疾青年就业近1000人。同时,在恒生服装厂成立了残疾青年培训就业基地。

  针对特困学生和“失学”、“失业”青少年,各级关工委在经济上援助、技术上支持,多方联动开展各类帮扶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学、就业。市扶贫办针对贫困在校生开展“雨露计划”,共有227人受益,占贫困在校生人数的3.81%。全市关工委系统积极开展“关爱助学”行动,近十年来,多方筹集资金2854.7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0251人,其中仅2015年全年就筹资539.78万元,资助学生2696名,缓解了“失学”的问题,达到了“资助一名学生、稳定一个家庭、安定一方社会”的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的青少年弱势群体关爱帮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够平衡。一些地方认识不足、积极性缺乏、工作广度和深度不够;受经费、师资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部分区(市)、镇(街)工作开展存在一定差距,部分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五失”青少年的生活、教育保障程度不高。二是统筹规划、协调力度不够。各部门往往从各自系统要求出发开展关爱工作,缺乏统一指导、协调安排和资源共享,全社会立体式关爱服务网络和长效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三是经费投入不足。政府救助资金不能满足全部救助需要,同时,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社会救助资金的募集也越加困难;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服务功能需要加强,宿舍、餐厅等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四、思考与建议

青少年弱势群体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做好他们的关爱保护工作,保障其健康快乐成长,是一个系统、长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主导,建章立制。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工作量大面广,政策性强,难度较大,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将青少年弱势群体关爱保护工作列入民生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工作规划,发展本地经济,扶持本地创业,增加就业机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大群团优势,明确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责任,把关爱工作有序推进。

(二)摸清底数,完善台账。要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依托各区(市)、镇(街)、村(社区)对辖区内的青少年弱势群体进行摸底建档,明确关爱帮扶对象的现状、存在问题及需求,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掌握其生活、学习、行为、心理动向和关爱效果。

(三)结对帮扶,精准关爱。通过这次集中调研活动,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基本情况已经基本澄清,下一步,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各自需要,开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帮扶活动。要继续开展“大手牵小手”、“一对一”、“几对一”、临时父母、爱心妈妈等结对帮扶活动,使更多青少年弱势群体受益。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和多种宣传方式大造声势,广泛宣传青少年弱势群体关爱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宣传关爱弱势群体的先进工作典型,以政策引导,以事迹激励,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的舆论氛围。


枣庄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枣庄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鲁ICP备17055914号-1

举报电话:0632-8685598   技术支持: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鲁公网安备 37049902000026号